《庆余年2》里的政坛博弈:庆帝为何决意杖毙赖御史?


大家好,我是“心疼赖御史”的魅儿女王。近期观看了《庆余年》第二季第16集,见到赖御史在剧中被杖毙,我并未感到强烈的情绪波动。这并不是因为冷血,而是由于提前知晓剧情的观众们的讨论,使我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已有所准备。那么,庆帝为何一定要杀了赖御史?赖御史是否有可能逃过这一劫呢?

首先,从范闲和广大老百姓的角度来看,我们对赖御史的死感到不公。范闲决意调查二皇子和长公主李云睿的走私案件,然而庆帝则在这一国际争端上采取了强硬态度,不仅拒绝调查,还迫使范闲的妹妹范若若卷入其中。范闲转变策略,以自身受贿案为突破口,借检查贪官之名,将事态扩大。都察院是这场官场风云中的关键一环,赖御史作为都察院的主要负责人自然成为棋子。尽管在不涉及性命的情况下,观众认为赖御史做得很好,范闲的计划也显得周密且令人激动。

然而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赖御史被庆帝杖毙后,不仅范闲没有预料到,观众也开始站在弱者一边。出人命让事情变得格外沉重,使庆帝成为众矢之的。在老百姓的视角中,我们渴望看到公平正义,希望杜绝官场贪污腐败。然而,就在这个时候,我们如果换一个视角,从朝堂上的官员看呢?赖御史一次次上奏弹劾,不仅参了二皇子,还波及了长公主北齐走私一案,庆帝一再暗示并明示赖御史停止调查,这其中显然存在隐情。

在一系列对峙中,赖御史没有丝毫退让,反而据理力争。比如对于二皇子和范闲的处罚,庆帝已经作出了决定,但赖御史认为处罚太轻,难以服众。面对这些控诉,庆帝说道:“你还想怎样?罪不至此吧?你这是逼着朕改旨意,是吗?”然而,赖御史的顽坚持续引发朝堂内外的不满,最后庆帝忍无可忍,下令杖毙赖御史。显然,赖御史的行为在庆帝看来已经超出正常认知,仿佛一匹不受控制的野马,不知道会不会在某个时刻撞得头破血流。

正因如此,范闲称赖御史“杀疯了”,因为他没有考虑到后果。尽管我们骄仗义执言、无畏强权的赖御史,却也需要明白适可而止,循序渐进的道理。庆帝的决定不仅警醒了官场中人,也让范闲明白了游戏的边界。赖御史在这场博弈中只是棋子,还不如他人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。

总结来看,庆帝杖毙赖御史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,更是为了向朝堂上下阐明规矩和边界。在此过程中,无论是范闲还是百官,都要明白官场并非单纯的黑白分明,更多的是妥协与权衡。庆余年的剧情不仅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激烈,也给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思考。我们将在后续的剧集中,看到更多这样复杂而多面的角色和故事,继续带给我们启迪与反思。我们接下来的故事见啦~

相关新闻